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半阕的博客

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。兴尽悲来,识盈虚之有数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终身忙碌为衣食。一事无成!

逸云原创:《修辞篇》关于“通感”  

2011-05-02 08:31:22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

诗词中还有一种词性活用,即不同感觉之间的灵活挪用。

“通感”是指不同感官间的互通、互换、互用。

人的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各种感官所产生的感觉能互相沟通。一种感觉能引起另一种感觉的联想,成为“感觉转移”。能给读者带来美感。

  例如用“玉润珠圆”来形容歌声,就是用视觉和触觉代替听觉来品味歌声。

  白居易在《琵琶行》中,形容商人妇弹奏琵琶:

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私语。  嘈嘈切切错杂弹,大珠小珠落玉盘。

  后联就是用对另一种物件(珠子)的动态(落玉盘)所引起的视觉,再联想到相应的听觉,来形容这种复杂而美妙的琵琶音乐的。

  林逋《山园小梅》:“众芳摇落独鲜妍。”用“暄”字来表示梅花也会有使气候暖和起来的感觉。

  还有同一首诗中: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”暗是感觉,香是嗅觉,浮动是动觉。用三种感觉来形容梅花的气味。

  再举数例,来显示古人在活用感觉词性的创造才能。

  宋祈:“绿杨烟外晓寒轻,红杏枝头春意闹。”连晓寒也有轻重了。

王维:“山路原无雨,空翠湿人衣。”用“空翠”来形容山路上树木葱绿,空气湿润的幽静环境。

  你不会觉得它们都很佳妙吗?

  通感的原理并不神秘,它只是不同感觉的理性升华和交汇现象。视觉、听觉等

不同的感觉,能引起情绪上心理上相似的感受。不同的“物感”可以引起相同的“心感”。物感通过心感就可以互相沟通,互相挪移和换位。

  这种思维,有别于一般思维,是诗性思维,也是艺术思维。诗词中的通感,就是艺术通感的推广。

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艺术门类,例如绘画、音乐、舞蹈、书法等之间,找到相通的心理感受。可以将它们互相联系起来,也就可以交换和借用相应的词藻来形容它们了。

 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5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